聚落探访VOL.6|沙漠边缘「风之聚落」
明年即将迎来东京大学『世界聚落研究50年』,为纪念这项跨越半个世纪的宏大事业,致敬所有曾经参与聚落调查与研究并作出杰出贡献的研究者,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系列文章。『世界聚落数据资料库』将首次公开发布,带您穿越时空,探访聚落经典。
世界上有不少聚落都能称为「风之聚落」,例如换气塔林立的聚落——被称为“风塔之城”的伊朗小城亚兹德、风车并立的聚落——有“荷兰风车博物馆”之称的桑斯安斯、倚着防风林一字排开的聚落——日本多良间村的水纳岛、在住宅后方种植树木的村落——中国川西地区的徐家渡林盘,还有沙漠中防御狂风吹来沙石的聚落——隶属于摩洛哥的哈拉沙漠边缘的小城瓦尔扎扎特……这些都是看得见的「风之聚落」。
^伊朗的亚兹德(图源:网络)
^Yazd in Iran (from: Internet)其实,能听见夏日暴风雨或冬日暴风雪的民宅并不在少数。《万叶集》中的短诗:“我院密竹林,风吹竹有声,竹声似幽微,如此夕阳下。”便道出了建筑倾听风声的姿态,表现出日本建筑传统的一面。
而在寂静无风的时候,这些聚落则呈现一种独特的样貌。意大利画家基里诃的画作中,旗子与炊烟在寂静中飘动被视为是一种预兆。风的聚落同样给人这种预兆感,卷起风、呼唤风,暴风雨来临前宁静的聚落,也暗示了这样的预兆空间。
不同地区的人民在面对风时有着不同的态度和应对方式。在伊朗的沙漠地区经常可以看到失明的老人,常年强风卷起的风沙不断地损伤了他们的眼角膜,使眼睛渐渐地失去了光明。沙漠的自然环境是残酷的,狂风夹带着热沙可以一夜之间将沙漠绿洲淹没掉。而这里的住民早已经掌握了与沙漠共生的策略。
1975年,聚落探访的脚步来到了伊朗沙漠边缘,这里的人们巧妙地利用季风,使聚落成为将风的机能转化为形式的产物。
探访地点:伊朗
探访时间:1975年
探访者:原广司、佐藤洁人、芦川智、藤井明、山下昌彦、冲田惠、北川若菜、小川朝明
01
卡尔埃 | 风的造型之土的城堡
Qal'e | Castle of Soil
在伊朗沙漠中有被称为是「土的结晶」的美丽的沙漠绿洲群。在沙漠绿洲中可以从事农业生产,但这同时也成为游牧民族攻击的目标。早在18世纪,这个地区就经常受到来自阿富汗民族的袭击,因此为了守卫聚落修筑了土的城堡卡尔埃(qal'e)。
卡尔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类似于卡斯巴的城堡式建筑物,修筑在聚落的一角,也兼作为部族领主的公馆;另一种是用土墙将聚落全体包围起来,使整个聚落成为一座城堡,住民的住居以及公共设施全部都在这个包围之中。
02
埃姆拉尼 | 风的造型之符号
Emrani | The Symbol of Wind埃姆拉尼(Emrani)位于与阿富汗国境接壤的地方,聚落全体属于城堡式的类型。在城外有两座巨大的储水塔的遗迹,因为领主将水利权卖给了其他的村子,所以这里逐渐地变成了废墟。现在留在这里的住居只能依靠雨水来生活。
在这座聚落里有很多根通风塔。迎风耸立着的通风塔群犹如沙海中出海的风帆一般非常壮观。在沙漠里,每一个季节的风向几乎都是一定的,通风塔就是巧妙地将季风引进房屋内的装置。通风塔安装在屋顶上,在朝着季风的方向上有若干个竖向的窄缝,风通过这些窄缝直接进入到室内。虽然是极其简单的构造,但是实际亲身体验一下,在被厚厚的土坯围合成的暗淡的房间里流入丝丝的凉风,感觉特别舒服。
一般情况下通风塔是设置在起居室或是作坊的上面,仔细观察其他房间的屋顶,会发现不同房间的屋顶都对应开有不同的孔。有趣的是从拱顶或是球形屋顶上开孔的形状就可以判断出下面房间的用途。比如高高突起的圆锥形的是卧室,简单的圆孔的房间是牲畜小屋,圆圆的四周被煤烟熏黑的是厨房,扣着三角锥形玻璃的是浴室等。虽然住居的外观极其封闭,但是通过具有符号性的屋顶却可以对内部的生活窥视一斑。
03
尼柯 | 风的造型之风车的形状
Khunik | The Shape of Windmill风车也是积极地利用风来进行生产的一种手段。提起风车人们立刻就会联想到荷兰和位于爱琴海上米科诺斯岛(Mykonos)的具有代表性的伸展着巨大翅膀呈放射状的风车形状,但是这个地区的风车形状却是独一无二的。
尼柯(Khunik)位于与阿富汗接壤的地区,这里的风是非常强劲的,所以会在聚落的广场上看到林立着数台风车。风车需在平行的土墙壁上架设横木,并在其上安装挖有很多卯眼的圆木作为轴心;在卯眼里每间隔1米就呈放射状插入横木,然后在横木的端头用小树枝搭成纺车形的骨架;最后在骨架的外面绑上用芦苇束做成的翅膀,风车就算大功告成。一列列风车分别立于墙面之间,是十分独特的装置。
^Walls and axis of the windmill (shot in 1975)
沙漠边缘的伊朗聚落将看不见的风成功地形象化了,独特的形态更加强调了共同体的特征。
从聚落的总体价值来看,所有聚落的价值都是一致的。然而,聚落间的差异可以透过各种观点来描述,例如从「装置」中抽取出比较的基础。所谓装置,是为了维持聚落而规划的物理构造,若装置本身是聚落生存之所系,且无法在其他聚落中发现,那么该装置的功能即是凸显此聚落。有些聚落仿佛是理解聚落启示的示范,其中许多装置都非常巨大。
如上介绍的这些聚落因为整合了各种构成聚落的建筑要素而散发出独特的光彩。例如每户住宅都有换气塔,这个小小的装置,是聚落针对「水之于风」所提的构想;换气塔伫立在屋中或是中庭内,有助于空气流动;住宅的中庭同时也是果园,结构经过高度整合;还有些聚落会为了农作搭建风车共用,或者在住宅上架设圆拱屋顶以反射光线,厚厚的防护罩形成了一片片波动的曲面。
所谓装置,应该与技术直接相关,同时也能让人感受到智慧。因此,以装置观点抽取出的「世界风景」,即是世界的智慧风景。建筑的极致在于发现智慧,而发现智慧也是设计的意义。从独特的聚落群中可以看到建造者心中耀眼的构想,想像力让聚落充满幻想与非现实感。装置支撑著聚落,而这股非现实感成为支撑装置的坚定力量,力量有时甚至可横跨千年......
END
往期回顾
「建筑文化」
未来已来|建筑学将何去何从?
成都之光建筑实录|在现实「裂隙」中快意人生,于理想「浩渺」前鼓翼前行
胡·藤井研究室|轻安课程·回顾︱愿每个人都有能力重新建构自己心中的庭园
「聚落探访」
聚落探访VOL.5|丝绸之路上的「沙漠绿洲」
聚落探访VOL.4|撒哈拉北部的「璀璨之珠」——柯布西耶从这里出发
聚落探访VOL.3|地中海西岸的「精灵之塔」
聚落探访VOL.2|1972年·阿尔贝罗贝洛
聚落探访VOL.1 |1972年·圣托里尼岛
「建筑家」
建筑家 小嶋一浩 Kazuhiro Kojima|未能赴约的探访
喜欢我们的分享?点个“在看”吧~
東京 / Tokyo
日本東京都目黒区駒場4-6-1
東京大学生産技術研究所Be209-210
〒153-8505
Be209-210,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Komaba4-6-1, Meguro-Ku, Tokyo 153-8505, JAPAN
成都 / Chengdu
中国成都市武侯区锦绣路1号
保利中心C座320-321,610041
320-321, Tower C of Poly Center
Jinxiu Road 1, Wuhou District, Chengdu
610041, CHINA